首页  js1996登录  人才培养  网络综合平台  教学资源  校历  文件下载  办事指南  联系我们  线上学习平台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正文
 
 
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设置
2014-04-29 08:5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1003

专业特色:js1996官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本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冶金、市政、化工等行业需求,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已建立起完备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与全国特别是内蒙古地区多家设计院、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水处理基本技术基础上,开展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和分质供水技术研究,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的“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从事给排水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上手快、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主要在市政建设单位、水利行业、环境部门、科研院所及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及大中专院校,从事城市、乡镇、工业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

四、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水分析化学与生物学、水力学、工程力学、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城市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水工艺仪表与自动控制,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技术经济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水质分析、水处理工艺实验与测试和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经济与预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相关法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专业知识和能力:

1.掌握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本学科的相关知识;

2.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化学、计算机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掌握水工艺与工程的规划论证、设计计算及城市水资源、水质的保护的方法;

4.掌握给水水质净化、工业用水、废水治理工程的工艺设计能力;

5.掌握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步骤,具有从事水工艺与工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6.熟悉国家在给水排水工程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及现行规范;

7.掌握一门外语,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8.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9.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环境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专业代码:082502

专业特色:js1996官网环境工程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本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环境保护需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已建立起完备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内蒙古地区多家设计研究院、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工程领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的“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培养能在环保相关单位等从事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程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行业需求,能在规划设计单位、工矿企业、政府部门、环保部门、科研单位、学校等不同岗位从事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程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四、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觉悟和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法制意识强;具有个人诚信和团体意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文化素质:了解中华文明和外国历史文化,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具有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求实的专业精神、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身心素质:具有自我锻炼的意识,不畏艰难的气魄,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专业领域内综合实验能力。

创新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

3)知识要求

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类课程,其中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实验。

专业知识: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等知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物理性污染控制领域的污染与防治、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规划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以及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及设备设施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专业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本学科的相关知识;

2.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化学、计算机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4.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5.具有从事环境质量评价的初步能力;

6.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现行规范;

7.掌握一门外语,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代码:081002

专业特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其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教学技能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已建立起完备的服务于空调、制冷、采暖、燃气和建筑节能等行业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科技创新平台。与内蒙地区多家设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产学研人才培养,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节能制冷空调技术、节能型供热采暖技术和清洁燃气生产及输配三个专业方向,并已发展成为本地区先进、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品牌特色专业。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培养从事本专业设计、施工、调试、管理、研发等工作的具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与暖通空调、通风除尘、采暖供热、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方案制定,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够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单位、建筑施工安装企业、建筑水、暖、电能设备的生产销售企业、质量监督与管理公司(如监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教学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四、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建筑设备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室内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专业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计算机应用、电工学等

2.掌握室内人工环境(供热、通风、空调、照明、供电)、建筑设施(冷热源、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建筑设备自动化与能源管理)和城市公用设施(城市燃气供应系统、城市热能供应系统)等工程技术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计算、实验、测试等工程实际操作基本技能;

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科技写作、计算机和外语运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现场施工的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6.具备初步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7.具备较强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1

专业特色: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本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电力、冶金等行业需求,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已建立起以服务于电力、冶金等行业为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内蒙古地区多家设计研究院、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作,成为js1996官网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针对电力、冶金、化工、市政工程等行业,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的“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针对电力、冶金、化工、市政工程等行业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火电厂热力系统、工业炉窑、热能设备及自动化、热能利用技术等领域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

四、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动力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训练在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管理、实验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专业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科技写作、计算机和外语运用能力

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运行、实验、测试等工程实际操作基本技能和分析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备初步的热能动力工程专业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5.掌握本专业各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6.具备较强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关闭窗口
 

js1996官网-首页登录 Copyright ©2013